服務熱線
18321282235
5月7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6(第二屆)腫瘤干細胞轉化醫學論壇"在上海好望角大酒店隆重開幕。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生物治療中心錢程教授參加了此次大會,并發表了題為"靶向腫瘤干細胞治療癌癥的新策略"的精彩報告。
錢程教授是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生物治療中心主任。長期從事腫瘤發病機理、腫瘤生物治療和干細胞治療肝病方面的研究,在腫瘤干細胞生物學、腫瘤侵襲轉移、EMT誘導和腫瘤微環境等方面,開展深入的研究工作,已獲得很好的研究成果。所獲得的研究成果在的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等SCI期刊上發表論文130余篇,總影響因子達650, 被Cell、Nature 系列雜志他引3000余次。獲得PCT發明4項。其研究成果對探討癌癥的分子發病機制、腫瘤的生物治療以及成體干細胞分子調控機制和臨床應用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其帶領的研究團隊,主要從事腫瘤生物治療和成體干細胞的基礎研究、轉化醫學研究和臨床應用,已在國內獲得的多項重大項目支持。
錢程教授的報告注重臨床應用的前景,他介紹了靶向腫瘤干細胞治療癌癥的新策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1.腫瘤干細胞模型的建立:腫瘤干細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潛能、具有啟動和重建腫瘤組織表型能力的腫瘤細胞。前期研究均表明,腫瘤干細胞參與腫瘤的轉移、復發和對*和放療耐受。因此,靶向腫瘤干細胞的治療策略將有望為癌癥的治療帶來希望。錢教授課題組成功的從肝癌組織中,分離出多能轉錄因子Nanog高表達的新型肝癌干細胞。證實Nanog陽性的腫瘤細胞具有更強的自我更新、克隆形成和腫瘤起始能力。他們參與腫瘤的復發和對*藥物的耐受。
2.調控腫瘤干細胞自我更新的關鍵分子靶標:進一步研究發現,Nanog不僅可作為腫瘤干細胞的分子標志物,同時證明它可通過IGF信號通路(IGF受體作用SIRT1,通過調節DNMT3A和組蛋白修飾影響SOX2啟動子的轉錄活性)參與腫瘤干細胞的自我更新。并且創新性發現Nanog與IGF信號通路存在正反饋調控機制。
3.以腫瘤干細胞為靶標治療癌癥新策略的可行性:在以上基礎上,他們成功的建立以腫瘤干細胞為平臺和Nanog為靶點的高內涵藥物篩選平臺,已篩選出多個靶向腫瘤干細胞的小分子化合物和特異性單克隆抗體。通過該項研究,他們發現HDAC抑制劑可誘導腫瘤干細胞的分化,導致腫瘤干細胞對*的敏感性,聯合分子靶向藥物Sorafenib成功的治療肝癌。同時靶向腫瘤干細胞的CAR-T細胞也成為治療癌癥新策略。
郵箱:sale1@shybsw.net
地址:上海市滬閔路6088號龍之夢大廈8樓806室
Copyright © 2025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滬ICP備15014166號-7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 管理登錄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