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18321282235
Nature封面登讀心術秘籍
四月二十八日Nature雜志刊登了一個花花綠綠的大腦,這是加州大學研究團隊建立的一張大腦皮層語義圖譜。這張神奇的圖譜就像一本“讀心術”秘籍,可以幫助我們通過大腦活性解讀別人內心深處的想法。
這項研究的*作者親身上陣,和其他幾個志愿者一起當了回小白鼠。他們閉上眼睛帶著耳機,一動不動地聽了兩個多小時的故事。與此同時,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儀記錄了他們的神經活動。研究顯示,人類大腦至少三分之一的皮層區域(包括認知區域)參與了語言的加工和處理。
研究人員將故事里的詞語分為不同的類別,比如視覺、觸覺、數字、位置、抽象、時間、職業、情緒、社交等等。他們根據志愿者聽到的詞語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數據,把會引起強應答的詞語標注在大腦皮層的相應位點,zui終建立起大腦皮層的語義圖譜。研究顯示,不同個體的語義圖譜是非常類似的。
研究人員認為,詳細的大腦語義圖有望解讀人類的內心語言,為那些不能說話的人提供幫助,比如大腦受創、中風和ALS患者。醫生們可以跟蹤患者大腦活動,然后將數據與語義圖譜比對,由此確定患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值得注意的是,這項研究的實驗對象都以英語為母語,這張大腦皮層語義圖是否適用于其他語系的人還有待商榷。鑒于漢語的博大精深,我們這些人的大腦皮層語義圖可能會復雜得多。
據介紹,大腦語義圖譜還可以發展成翻譯工具,直接把你想要表達的意思翻譯成另一種語言。不過小編認為,如果你有不想泄露的小秘密,這類工具還是慎用吧。只要掌握了科學的方法,學習一門外語并沒有那么難。馬普腦認知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發現,如果大腦能將詞匯與其它感官起來,就能夠更好的記住它的意思。其中,大腦的運動系統尤為重要,用手勢表達詞匯的含義對記憶的幫助zui大。
隨著神經學領域的蓬勃發展,讀心術、記憶刪除、植入記憶這些科幻情節離我們不再遙遠。舉例來說,電影《記憶裂痕Paycheck》的主人公在完成一個秘密項目之后接受了記憶刪除,結果他的整個生活都陷入了危機。現在,科學家們不僅能夠抹去一段記憶,還可以重新激活它,操縱記憶已經不再是科幻片中的狂想。
加州大學圣迭戈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光遺傳學刺激抹去了大鼠的一段恐懼記憶,隨后又將其重新激活,這樣的操作*改變了大鼠的行為。這是人們有選擇性的去除和重新激活一段記憶,相關論文發表在Nature雜志上。
在科幻片《盜夢空間》中,男主角潛入他人夢境企圖竊取商業機密并植入虛假記憶。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在睡眠中植入虛假記憶并不是天方夜譚。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科學家們在小鼠睡著的時候,偷偷植入了虛假的人造空間記憶,讓它們以為某個位置放著美味食物。這些小鼠醒來之后居然真的跑到那里去尋找,小編在這里替它們心塞一把。
郵箱:sale1@shybsw.net
地址:上海市滬閔路6088號龍之夢大廈8樓806室
Copyright © 2025上海鈺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滬ICP備15014166號-7
技術支持:環保在線 管理登錄 sitemap.xml